天天视讯!第七十三集团军某旅着眼实战需求改进训练考核评判规则——让“精准毁伤”成为“金标准”
发布时间:2023-06-11 15:09:35 来源:解放军报、学习军团

第七十三集团军某旅着眼实战需求改进训练考核评判规则——让“精准毁伤”成为“金标准”

■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喻润东 刘 朋 记者 向黎鸣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初夏时节,第73集团军某旅一场合成营直瞄实弹射击考核,在山地密林间紧张进行。

“5号目标靶连续命中,弹着点清晰,毁伤效果良好。”考核现场,模拟“敌”步战车的移动靶突然出现,该旅合成一营下士罗登武精确瞄准、果断击发。炮弹命中目标后的爆炸画面,通过侦察装备实时回传至指挥所,考核组根据弹着点和目标毁伤效果进行整体评估后,判定考核成绩为“优秀”。

“单纯命中目标,未必能精准毁伤。只有把毁伤效果作为考核的‘金标准’,才能有效提升日常训练的‘含战量’。”该旅领导介绍,此次考核,他们不仅注重检验各火力单元对目标的命中率,还利用新型侦察设备、装甲侦察车等全程采集毁伤数据,对炮弹毁伤效能进行精确评估,着力检验和提升直瞄火力整体训练质效。

训向战发力,战与训耦合。谈及这一训考模式变化的原因,该旅某连连长荣宗福给记者讲起不久前的一段经历。

一次红蓝对抗演练,荣宗福指挥突击车连续射击,数发炮弹全部命中蓝方工事。见此情景,荣宗福以为胜券在握。然而,官兵在后续进攻时发现,该工事并未被有效摧毁,导致战斗进程受阻。

“射击选用的弹种并不完全符合任务需求,弹着点出现偏差也影响了毁伤效果……”复盘检讨时,荣宗福深刻剖析问题原因。

荣宗福分析认为,以往组织直瞄实弹射击时,靶标大多采用固定指示靶模拟“敌”火力点、步战车等目标,官兵只能依靠传统观瞄设备大致判断命中与否,既难以精准评估不同射击装药、弹种引信对目标的毁伤作用,也无法观测连续命中过程中不同弹着点对目标毁伤效果的差异。这种粗放式、概略化的评估手段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训练质效、制约了战斗力提升。

为此,该旅着眼实战需求改进训练考核评判标准,着力挖掘新装备潜能,不断提升新装备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。他们针对固定指示靶“命中率”反馈不够精准的问题,梯次设置移动靶、钢板靶、土木制工事等5类13种目标,并利用多种侦察装备,精准采集炮弹命中目标后的毁伤数据,大幅提升毁伤作用评估的精确度、科学性,真正将训练效果摸清、摸透、摸准。

记者在考核现场看到,前沿射击阵地上,炮弹呼啸出膛,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;后方指挥所内,实时传输的各类数据不断流转。刚完成考核的车长刘浩感慨地说:“以往考核,只要设定好射击诸元,命中目标就算合格;如今参考,需要在‘打准’的基础上精准‘毁伤’,对整个班组的协同作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”

言武备者,练为最要。近期,该旅组织多场实弹射击训练,始终紧贴实战设置多种目标,积极探索挖掘装备极限性能,采集极限条件下作战数据,部队火力打击能力得到锤炼。

短评

树立注重效能的鲜明导向

■杨 明

“金标准”,在医学界是指公认的诊断某种疾病最为可靠的方法。引申到军事训练领域,我们不妨把“金标准”视为打击对手、消灭敌人最应该关注的效能指标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训练考核依据的标准尤其是“金标准”,可以折射出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是花拳绣腿还是真材实料、是徒有其表还是名副其实,更能够观察出这支部队官兵战斗素养与实战的差距。

练兵备战,来不得半点虚的。近年来,各部队持续掀起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热潮,“实弹化”训练比重逐步提升。对部队战斗力建设来说,“实弹化”是“实战化”的必然要求,但仅有“实弹化”还远远不够。第73集团军某旅摒弃以“命中目标”论英雄的传统标准,把毁伤效果作为训练考核的“金标准”,注重提升日常训练的“含战量”,推动训练考核从“实弹”向“实战”转变,打通“毁伤歼敌”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树立起注重效能的鲜明导向。

战场打不赢,一切等于零。要实现从“实弹化”到“实战化”、从“练为战”到“练即战”的转变,各级在训练考核中应走出“弹药消耗多即训练效果好,训练时间长即实战化程度高,命中目标即有效打击”的误区,以使命课题为牵引,以实战需求为目标,科学提升训练考核的难度、强度、高度,持续改进训风、考风、演风,真正在真枪实弹、真打实练、真考实训中提高部队打赢能力。

▲本文刊于6月11日《解放军报》2版

标签:

x 广告
金融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2 南非租赁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